|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

手機站

微博 |

我的商務中心

中鞋網,國內垂直鞋類B2B優秀門戶網站 - 中鞋網 客服經理 | 陳經理 鐘經理
你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中心 > 展會新聞 > 第19屆國際鞋業技術大會聚焦未來鞋業工廠

第19屆國際鞋業技術大會聚焦未來鞋業工廠

2016-03-15 09:48:18 來源:中國鞋網/中國皮革協會 中國鞋網 http://www.xibolg.cn/

  【-展會新聞】2016年2月3日至5日,第19屆國際鞋業技術大會在印度清奈成功召開。本次會議主題為“未來的鞋業工廠”,共有30篇口頭演講和35篇海報展示,共有來自近30個國家的596名參會代表參加,其中174人來自印度以外的國家和地區。中國皮革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玉中,產業部路華、胥晨,以及來自廣東鞋業廠商會、衢州臺威精工機械有限公司的十余名代表參會,來自陜西科技大學的李姝作為中國大陸唯一的口頭演講者參會。

第19屆國際鞋業技術大會

  UITIC主席MORIN在致辭中指出,全球鞋業發展潛力仍在,2014年,全球鞋類產量增長8%,達到240億雙。在此增長趨勢下,討論未來鞋業工廠這一主題順理成章。近年來,創新、技術、自動化設備,以及CAD、數控裁斷、自動涂膠等都技術都有了很大進步,與此同時,新的信息技術、社會責任、線上銷售對行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  本次會議口頭演講共分為開場演講和4個環節,各環節分別為基于消費者需求的生產方式、智能工廠和敏捷供應鏈、可持續發展和技術法規趨勢、新管理方式讓鞋業工廠更具吸引力。

  從新千年時尚消費者到新千年鞋業工廠

  在開場演講中,來自英國Janye Fashion Agency的Jayne和來自意大利ATOMlab的Sergio Dulio共同就“從新千年時尚消費者到新千年鞋業工廠”進行了演講。在消費趨勢方面,Janye指出,要了解新千年消費者,他們是成人中的最年輕群體,也稱Y一代,網絡一代,他們購買力巨大,目前全球服飾消費達到2.45萬億美元;他們的消費需求不斷提高,酷愛移動端,喜歡多渠道消費方式,是品牌控,社會意識強,對社會變化敏感,同時也很節儉;他們的生態意識正在不斷被喚醒,社會責任、倫理、可持續發展等對他們不再僅僅是一個概念,而是融入生活;情感和體驗是他們價值體系的核心;他們是數碼的第一代原住民,是極度數碼控,喜歡各類數碼產品,尤其是智能手機和各種時尚APP,與社交平臺高度連接,隨時分享自己喜好;他們生活的環境中時尚無處不在,潮流趨勢越來越容易獲取,時尚走秀的元素在街頭巷尾也越來越多;時尚消費者有新的消費習慣,希望線上線下都獲得獨特的無縫體驗,對線下體驗的要求比線上更高,希望彰顯個性,被理解,被悉心照顧,能收到專業的穿著建議,同時渠道方式從多渠道向跨渠道向全渠道轉變。為此,零售需要增強售前、售中、售后體驗,提供定制等服務,豐富品牌故事性,將人性作為企業的核心。

  在未來鞋業工廠發展方面,Sergio指出,消費者對生產環節要求越來越高,比如要求生態可持續;更多的消費將基于體驗,體驗將延伸至生產環節,消費者在購物同時看到制作過程,工廠會變的更加“透明”;重復勞動被機器人取代,智能工廠以其健康、環保、高度自動化,對工人變得更有吸引力;新技術不斷引入,例如基于FRID技術的數碼指紋在產品中的應用,增強消費者對產品全部信息的了解;混合材料和3D打印等,將推動消費者變為生產消費者,甚至共同生產者。未來的鞋業工廠的方向包括以人為中心的自動化、多功能生產裝備、機器人服務、柔性成為剛需、分布式智能控制、FRID標簽和跟蹤技術、新興趨勢性技術融合、適合新產品需求的新CAD工具、循環經濟技術等。

  基于消費者需求的生產方式

  針對不斷快速變化的消費需求,來自法國FFC的Claude Paquin認為,強勢品牌、清晰的市場定位、國內市場支撐、根據需求變化進行響應的能力、供應鏈管理等方面都至關重要,要積極采用新的信息技術(線上銷售、產品定制、改進生產流程),引入新材料(生態、環保、可持續),建立循環回收規程,開發功能性健康有益產品。同時,提高供貨響應速度,將其從目前4-6個月降為2個月。墨西哥CIATEC設計師Elisa Alaniz認為,創新是將市場需求和生產進行融合的過程,設計和研發要能夠捕捉時尚趨勢和顧客及環境需求,要能夠將設計研發的原意準確轉達到生產中,能夠得到生產部門向設計部門的不斷信息反饋,CAD、3D設計、3D打印大幅提升了設計水平和鞋樣制作水平,新材料、新技術帶來了新產品,也為設計帶來了更大的自由空間。巴基斯坦SERVIS公司的Omar Saeed表示,他們通過品牌管理、產品定位及消費需求感知等方面的努力,以顧客為中心,不斷提高訂貨頻次,縮短交貨周期,與Bata在巴基斯坦市場平分秋色。

  葡萄牙CTCP的Vera Pinto將熱電傳導的碳納米顆粒引入制鞋中,改善鞋的衛生性能,減少靜電累積,改善鞋內過熱現象,提高了鞋的舒適性。目前,該項目(Nanofoot)正在歐洲3個國家的5家企業小試,使用產品涵蓋皮革涂飾劑、皮革及超纖、聚合材料內底(EVA),在完成環境影響評價后該產品將面市。法國CTC的Victorien Picolet從生物力學角度研究老年鞋,該項目名稱為ADOCS,通過對700名老年人腳型分析,對不同跟高、內底等鞋的參數制作的樣品鞋進行動態和靜態測試,綜合姿勢穩定性、腳踝僵硬程度等參數,認為3厘米以下的鞋跟高度和帶有分布式凸起的內底,能夠有效減少老年人跌倒風險。來自印度OOM出口公司的Brudo Marelli向大會介紹了使用M2M(Made to measure)方法,可以實現批量定制。他們主要測量腳長和腳圍,通過對鞋楦中間部分進行尺寸調整,獲得可用的鞋楦,內底和外底通過CAD系統裁切,或者在不改變鞋底模具的基礎上,通過將鞋底拆解,分別成型后進行組裝,使其與調整后的鞋楦相適應。西班牙INESCOPE的Miguel Sanchez介紹了鞋定制的流程,包括鞋楦掃描和修改,材料掃描,款式設計,款式組合程序,腳型掃描,腳與楦匹配,選擇幫面款式、外底,成鞋預覽。

  智能工廠和敏捷供應鏈

  西班牙INESCOPE的Cesar Orgiles介紹了當前鞋業生產中的一些技術,包括數字化設計、腳型掃描、環保及生物降解材料、數據處理、虛擬試穿等眾多方面。意大利ATOMlab的Michele Cantella從人機交互的角度對未來鞋業工廠進行了展望,未來可能實現通過平板電腦或手機端控制的智能車間;觸屏設備及可穿戴設備(智能眼鏡、智能頭盔)的技術進步,可實現生產觸屏控制、手勢或身體姿勢控制,生產將進入增強現實時代(AR)。阿通公司目前正在研發基于手機端和智能眼鏡的自動化裁斷設備。

  來自印度CSIR-CLRI的Gautham Gopalakrishna介紹了他們研發的裁剪控制系統,能夠控制皮革面料的裁斷浪費。葡萄牙CTCP的Maria Ferreira介紹了快速響應的工廠案例,通過內部智能物流系統控制,裁剪、縫紉、裝配、整理可以得到有效整合,未來工廠中,水平和垂直系統整合、物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、智能設備、遠程移動控制等都將得到應用。

  印度FDDI的Prerak Mittal介紹了鞋業服務,認為需求與高質量供給之間有很大差距,企業可通過提供服務占據利基市場,服務可以包括清洗、拋光、維修、重定型,以及針對特殊人群及時尚人群的各種層次定制。德國DESMA的Klaus Freese介紹了PU、TPU直接注塑工藝的優勢,配合成型階段的各類起毛、噴脫模劑、激光鐳射等機械手,實現高度自動化、生產,配合RFID、HMI,同時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的高度信息化管理,在此基礎上,未來將實現智能工廠和智能產品。

  中國陜西科大的李姝利用CT對腳部掃描圖像,在骨骼成像的基礎上,重建腳型模型,提高了腳型數據準確性。來自印度NIKE公司的Samy Valkundamani表示,未來生產的復雜性變的更復雜,數據流至關重要,ERP在工廠改造中作用更加重要。

  可持續發展和技術法規趨勢

  墨西哥CIATEC的Sergio Alonso將藍濕革革屑作為填料,與塑料原料一起,通過擠出、注射、模壓等工藝,制成新的復合材料,可以用作鞋跟等各種用途。法國CTC的Jean-laude Cannot研究了皮革中六價鉻的問題,溫度、光照、濕度、不飽和加脂劑等都是促進六價鉻生成的因素,“雙鍵+光照+空氣=氧化劑”。雖然歐盟法規對六價鉻含量要求嚴格,但是并不意味著制鞋行業不再使用鉻鞣革,而是通過各種措施避免六價鉻的產生,這是完全可行的。西班牙FICE的Patricia Orellano介紹了一種鞋碳足跡的計算工具,通過對歐洲4個國家36種鞋款測試,平均碳排放為每雙鞋10.3公斤。

  英國SATRA的John Hubbard在演講中說,通過采用先進管理系統,可以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帶來豐厚回報,例如他們公司的裁斷系統軟件可以減少皮革使用面積8%,縫紉管理系統可以提高產能30%,生產線再平衡可以提高生產能力18%。

  意大利ARS的Pasca Matteo介紹了“步入可持續”的培訓項目,該項目通過對82家企業培訓需求的調研,針對“鞋業生產可持續發展專家”進行培訓,設計了一整套從設計研發、材料到社會責任的培訓體系,引入在線學習,注重技能,傳播可持續發展理念。來自香港科迪斯鞋業的王偉從生產過程、產品、人員、供應鏈的角度展望了未來的綠色工廠。

  新管理方式讓鞋業工廠更具吸引力

第19屆國際鞋業技術大會

  聯合國工發組織專家Ferenc Schmel強調了人的素質在未來工廠中的作用,盡管鞋業發展從手動到機械化到自動化,但是鞋業發展將更加依賴能夠跨越融合時尚、市場和技術等方面管理的人才,而這需要不斷的培訓。如果只關注產品價格,未來一定有更低價格,要做好產品創新、服務等。同樣來自聯合國工發組織的Ivan KRAL表示,不斷的知識和技能學習至關重要,當前很多機構能夠提供各類的培訓,而機器人輔助培訓,在線學習,遠程協助等,能夠提供各種性價比很高的培訓,聯合國工發組織也有類似的在線學習項目。印度URS Productively公司的Raja Chidambaram介紹了標桿管理法在鞋業中的應用,通過在線工具Beam可以進行有效的標桿管理。

  孟加拉國APEX公司的Syed Manzur以視頻形式向大會展示了Apex快樂工廠的面貌,此外他們也非常關注社會責任、員工福利、技術法規。羅馬尼亞GHEORGHE ASACHI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IASI 的Aura MIHAI介紹了培訓項目鞋業CAD INGA 3D項目的開展情況,該項目將3D CAD技術引入傳統的鞋業教育培訓中,提供了在線課程學習平臺,滿足了新一代學習者的需求。其中, Icad 3D+軟件是該項目的基礎。

  德國ISC的Elisabeth Rouiller強調了培訓和繼續教育的重要性,使員工不斷獲得各種技能,提升工作能力,對企業未來至關重要。ISC目前正在開展雙元制職業培訓項目,以及可持續(生產)發展崗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培訓項目。印度CSIR-CLRI的Sadiq Md SADIQ重點介紹了色彩流行趨勢對于時尚設計,對于設計研發的作用。目前印度皮革行業正在開展的時尚預測,其中重點之一是色彩預測,將增強印度皮革產品的設計水平和產品質量。

  UITIC會員會議同期召開

  在2月5日演講環節結束后,UITIC會員會議召開。本次會議通過了第18屆大會會議紀要,通過了2013-2016年UITIC財務報告,通報了執行委員會成員和UITIC管理層人員離任和增補情況,新增中國香港王偉為執行委員,介紹了技術委員會的組成,準備成立新的交流委員會,通過了授予聯合國工發組織專家Ferenc Schmel和德國Dechimann公司Andreas Tepest本屆UITIC特別獎的決定,決定繼續面向埃塞俄比亞等國家發展新會員。根據現場會員投票,第20屆UITIC大會將于2018年春季在葡萄牙波爾圖舉辦,由葡萄牙協會協會(APICCAPS)和葡萄牙鞋業技術中心(CTCP)等單位共同舉辦。

  工廠參觀讓與會代表加深了對印度鞋業的了解

  工廠參觀是本次大會議程的組成部分。根據安排,代表參觀了Farida集團Kennore鞋業公司和RAM集團BBK皮革鞋業公司,這兩個集團均從制革起家,而后延伸至鞋業,鞋業生產工藝水平很高,產品主要用于出口。Farida集團已有58年歷史,年營業額2.5億美元,年產整鞋1500萬雙,150萬雙鞋面,1800萬平方英尺成品革,有員工20000人,服務的客戶有Bally、Grenson等,在印度皮革和皮革制品出口中排名第一。高品質固特異鞋是該公司的重點產品之一。Ram集團起步于1994年,公司1.5萬人,其中9000人為女性,其鞋業公司BBK每天鞋產能8600雙,鞋面產能1萬雙,擁有三臺DESMA圓盤注塑機,其幫面合作品牌包括ECCO等國際知名品牌。

  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后,第19屆國際鞋業技術大會于2月5日下午落下帷幕。(-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。)

在線咨詢

姓名
電話
留言

快捷留言

  •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?
  •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。
  • 留下郵箱,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!
  • 我對加盟有興趣,請迅速聯系我!
  •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,請與我聯系!
  •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!
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。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,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,謝謝!也歡迎各企業投稿,投稿請Email至:403138580@qq.com
我要評論:(已有0條評論,共0人參與)
你好,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!!! 登錄 注冊 匿名
  • 驗證碼:
推薦新聞
熱門鞋業專區
品牌要聞
品牌推薦
熱度排行
欧美理论高清理论在线看_欧美另类69XXXX_欧美另类69XXXXX